qy球友会体育年过八旬的张雪娣老人在金助友家政服务人员王春宵的悉心照料下,安享晚年生活。 本报记者 齐波 摄
习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近年来,需求一直不断提升的家政服务业,就是百姓十分关注的民生领域之一。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不少政协委员也纷纷建言献策,为家政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不久前,32岁硕士毕业的刘双放弃30万年薪转行做保姆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对于刘双的这一选择,有人表示理解,也有人认为有些大材小用。但这也足以说明,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业的社会需求正在不断增加,服务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低已不再是这一行业的标签。因此,如何让家政服务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持续向中高端迈进,就成了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来北京做保姆6年了,服务了4个家庭,大家都夸我做得好。”在北京石景山做家政服务的王金花大姐快人快语。“从春节到现在,因为疫情,我就没敢回家,生怕回去就回不来了。一是这里确实离不开我,二是家里人也指望我的收入呢。”
王金花的老家在河北省隆化县干沟门村,最初是通过亲戚来到北京做家政的,凭借着勤奋和朴实,她每月收入由5000元到现在9000元,在偏僻的小山村,王金花全家最早脱贫。此后,王金花又从老家带出来7个姐妹进城务工做家政,这些姐妹们都非常用心,在赢得客户满意尊重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家庭走上了富裕路。
2019年6-10月,一项对1500多名北京、济南家政员工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接近四成的家政女工收入已超过家庭收入的一半,还有两成的家政女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一半。换言之,有接近六成的家政女工已成为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由此可见,在当前抗疫常态化的背景下,发展家政服务业已成为保就业、保民生、保基层运转的重要环节,也是让政府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普通民众的重要手段。
全国政协委员臧继辉认为,目前家政服务企业普遍存在“小、散、乱”和管理粗放、素质偏低、流动性大、缺乏诚信等问题。进一步做好家政扶贫工作,可有效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就业率、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现在很多家庭工作都比较繁忙,不仅有老人,还有孩子,甚至二胎需要照顾,家政服务确实为这样的家庭带来了帮助,提供了更为专业、细致的服务。”全国政协委员徐丽桥表示,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说明家政行业大有可为。
“国家已在全国若干地区试行全国家政服务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工作,发展家政服务业是惠民生扩内需之要、稳就业促转型之需、家政扶贫之策,还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认为。我国家政服务业具有万亿级别产业潜力,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采取精准施策,释放政策红利。
说起家政员工,人们总是会想到这一行业中的代表——菲佣。很长一段时间,菲佣都被称为是“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而这也离不开菲律宾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系统培训。该国由劳工和就业部牵头加强培训、考核,把菲佣打造成了世界家政行业的顶级品牌。
长期生活在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屈恩介绍,在香港,许多菲佣具有大学本科学历,香港“雇佣中心(中介公司)”会协助雇主与佣工签订“雇佣合约”。雇佣中心十分注重家政服务的职业化培训,为了提供雇主满意的家庭佣工,雇佣中心会严格挑选适合雇主要求、富有经验及高质素的佣工,并对佣工进行培训和操守教育。其中包括:言行、礼貌、卫生、育婴、托儿、护老、烹饪、家事、金钱。无论雇主是全职主妇、待产妈妈、职业女性或单亲家庭,合约期内,雇佣中心均能聆听雇主的需求,并专人跟进,定期联络雇主,了解女佣的工作表现,以便给雇主提供协助及支援。
家政服务业发展到今天,对于家政员工早已不是“能干能吃苦”的简单体力要求,而是需要养老护理、病患照护、母婴照料等更为专业的一线技能服务。因此,加强规范、系统的培训,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这也是很多委员非常关注的问题。
“2019年,我国高、中职学校家政相关专业毕业生共6.91万人,本科院校普遍未设置相关专业,培养规模远低于行业需求。培训方面,14%的家政从业人员未受过岗前培训,25%只接受了15天以内的简单培训,养老从业人员持证者不足5%。”全国政协委员邓健提到,教育部应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探索设置家政领域职教本科专业,加快其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继续将相关专业纳入职业院校扩大招生重点,作为社会服务领域紧缺专业予以倾斜支持,增设中高职国家奖学金。同时,引导职业院校在承担“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巾帼家政服务培训”“家政培训提升行动”等项目中发挥作用,将培训纳入工作绩效,与绩效工资总量增长挂钩。用好“互联网+”等先进培训手段。
徐丽桥认为,目前,高质量的家政服务正在成为刚性需求,而较大的需求量与不高的服务水平之间存在供需矛盾。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家政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培训。
全国政协委员贾玉英则建议,培育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搭建培训、实践、上岗一体化平台,增加实操训练。推动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新兴产业,而且在当前保就业保民生大环境下,尤其重要,国家应给予这方面的大力支持。”全国政协委员李子颖认为,国家应该扶持家政业转型升级,在有关学校设立专业或有专门的培训机构,有组织地加强培训引导,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
近年来,随着家政行业的迅速发展,部分家政服务员信用缺失、隐瞒真实信息、偷盗雇主钱财、伤害老幼病残等问题层出不穷。不久前,江苏溧阳一名83岁老人被其刚刚上岗8天的保姆闷死的新闻,更是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家政行业诚信的担忧,以及对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的需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刘德华拍的电影《桃姐》。里面的主人公桃姐是侍候了李家数十年的老佣人,她把主家第二代的少爷抚养成人,她自己也由主家养老送终。”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黄西勤讲述了桃姐的故事。她说,“投之以桃,抱之以李”,很多人都希望碰到桃姐那样的阿姨。但事实上,一系列服务人员虐待老人、不诚信等行为,给家政服务业造成了极大的信任危机。
“在新时代互联网、5G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家政人员的信用管理,加强行业的信息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黄西勤建议,要创建全国统一的家政服务标准和诚信查询平台,推动所有家政企业建立家政服务员信用档案,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等。同时,建立全国统一的家政服务对接和人员培训平台。加大线上就业服务、用户对接和家政技能培训,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
“当下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行业不规范,服务没标准,需求无底线。”臧继辉表示,家政业急需立法,在法律上保障行业的有序运行。同时制定服务标准,划分专业等级,构建从用户到服务机构的信息反馈系统。
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和叶顺兴建议,应该建立健全家政服务行业监管体系,建立黑名单制度、家政服务员跟踪评价制度和信用记录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及监督执行情况,确保家政员工从面试、体检、个人资料、社会信用的信息透明公开,也须确保服务接受者家庭的环境安全、信用可靠,健全家政服务领域信用体系,让双方放心。
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建议利用大数据实现信息分析,促进民生服务安心透明。“家政行业流动性大,信用机制显得格外重要。”陈中红说,可以依托“一网统管”,发挥政府公信力作用,打造区块链技术下的家政信用场景,将家政员、家政公司、雇主均纳入信用管理,保障各方权益,充分满足广大家庭对家政服务的实际需求。
“家政服务业最终还是要不断升级,并依靠品牌、服务质量来赢得市场和社会的尊重……”委员们说。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